2)第330章 大建设_灭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天命军清理过一遍了,留下来的人,最多也就是观望状态,听说浩门县的回人大土司田中时入了汉籍后,父子同为天命军的知县,女儿也成了大都督的夫人,原来回人还可以如此生活,与天命军的刀枪相比,田芬距离他们的生活,竟是如此接近……

  天命军的逼迫,田芬的拉拢,还有大都督身边虎视眈眈的骑兵……

  沿途的官员发现,在大都督巡视之后,域内异族主动“入汉籍、奉天主”的人数竟是急剧增加,为了登记这些百姓,他们不得不增加人手。

  李自成倒是没有深入至回人当中,他在官员们的陪同下,几乎沿着上次的行军路径,将上次走过的大道重新梳理一遍,虽然沿途的官员一再向他保证,这是兰州至关山最好的道路,但他依然紧锁着眉头。

  道路年久失修,崎岖不平,即便是渭河北岸,也需在山谷中穿行,这样的道路,如何能担负着关山一线天命军的给养?

  士兵们在前线浴血,如果粮草供应不上,让人情何以堪?陇右,怎的如此破败?这么久的时间,难道朝廷真的忘记了这块属地?

  更让李自成忧心的是,这条承担着守卫关山的生命线,沿途要穿越大量的河流,沿着渭河北岸,倒是可以扩充路基,不过,运粮车不断被河流阻隔,如果搭建浮桥,不但不能持久,而且会阻碍河流中船只的通行。

  此处多为高山河流,两岸峡谷结构,即便搭桥,也是极为不便。

  能不能沿着渭河,依靠水路运输粮草?

  李自成很快就失望了,渭河虽是一条流量极大的河流,但在他的上游,不但流量不大,难以承载大型船只,更是比传说中的黄河还要百折千回,两岸几乎都是峭壁,一切,都是山势惹的祸!

  在这样的河流中通行,比长江三峡还要艰险。

  没办法,李自成只得给沿途的官员下令:待人口登记、土地分发完毕,立即组织百姓,全面修缮各自县域内的主干道,除了地势要平坦之外,宽度不得少于一丈八尺,这些将作为今年百姓所有的徭役负担,更是对个府县主官的年度考核。

  道路修缮实行一票否决,凡是年底之前,域内主干道没有达标者,主官一律免职,贬为庶人!

  为了监督各府县修缮兰州至清水县的主管道,李自成成立以亲兵小旗官任二喜为队长的督察队,骑着战马在沿线不间断巡视,检查各府县道路修缮的进度,凡是推诿、拖拉者,一律追究府县主官的责任。

  陇右刚刚归顺天命军,李自成放出话,这是检验各府县的主官,对天命军忠诚度的最重要的标志。

  修缮道路的事,算是分发下去了,即便有些府县无法完成,也会大大改善沿途的道路,但道路经过河流、耽误运输的事,就怨不得各个府县了,不要说陇右,即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