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各有算计_锦衣当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里也有封给吕府丞的信,到时候一并捎过去”

  烂船还有三斤钉,辽镇的李家虽然败落了,可在京师还有这样那样的关系,只要舍得花银子,还是能运动起来

  再说了,主动请战这样的事情向来都要被作为美谈的,李家这次也算是顺势而为,辽宁巡抚徐广国的公文奏折一到京师,立刻就是敲定

  同样的,徐广国所说行军布阵务求谨慎完全,这个不光是京师兵部,又或者是李家自身,也都觉得没有什么错误,很快也都达成了共识

  按照李如柏的话讲“倭寇虽说是土鸡瓦狗,但要真是难啃,咱们也没有必要傻傻的过去硬打,李家老底子折损的太多了,经不起折腾”

  结果请战的时候说了好多豪言壮语,去京师那边请战也是赞誉如潮,七月初李家的兵马到达大明边境的时候,当地的文官却发现居然没有李家的子侄前来

  李家将门枝繁叶茂,光是李如柏、李如梅这样的直系子侄就有十余人,义子之类也有几十人,李姓的族人军将几百人也是有的,这些姓李的将领才是李家将门的真正核心,但是这次的战斗,居然没有李家的人前来,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对敌态度,实在让人哭笑不得,可想而知对战役的重视水平了

  在七月三日,在参将戴朝弁的率领下开始渡过鸭绿江,一共是一千二百骑,义州附近都是辽南总兵孙守廉的兵将驻守,连粮食转运后勤辎重的看守也是孙守廉这边负责

  明明有大功要建立,却被辽西李家那边抢了先,众人心里都是不忿,虽说孙守廉系统也是李家一支,但现在关系可说不上什么好

  看到李家才来了一千二百骑兵,一干人都是在那里冷嘲热讽,就连义州负责接待朝鲜国王的兵部官员都看不下去,开口说道:

  “如果就这么点兵的话,不如在辽南就近调集,何必大费周章”

  这些话已经颇为不客气,负责渡江探察敌人虚实的参将也不敢怠慢,派快马回去报信,通报此处的情况

  既然已经是派兵,后续就算为难也要顶上,李家立刻加派了人员顶上来,副将祖承训率领三千七百多名骑兵随后跟上,也是渡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境内

  一名副将,三名参将,两个游击,五千骑兵的规模,这在大明的军事调动中也算得上大规模,谁也挑不出辽西李家的毛病

  不过熟悉辽镇的人就知道有些不对,首先辽西李家将门和别处不同,别人是一总兵一副将,他这里太多人积累军功升官,副将足够十几个,再者,辽宁从不缺马,李家的老底子是李家的家丁亲兵,其余的骑兵却未必如此,很多人不过是卫所兵卒或者是蒙古部落投靠,他们自己有马,也都是带来

  当然,这样的骑兵比起各处的精锐家丁骑兵不如,比起寻常的军中步卒还是要强出不少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