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3章 多事之春_中华女子银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顶点中华女子银行!

  宋太太蔑斜着眼,越发显得不满:“呦呦呦,仗着念过几篇书就了不得了。你那个字典里,难道教给你说,跟父母抬杠是优点了?”

  宋玉芳摇头晃脑地解释道:“这个‘抬杠’自然不是什么好词儿,可字典里也没说‘父母’永远是对的,所以跟父母抬杠是好是坏取决于父母说的话是好是歹。什么地方说父母永远都对呢,《弟子规》上说父母总是对的,可《弟子规》是什么,是糟粕!所以……”

  “得了得了得了,绕得我头疼死了。”宋太太将药饮尽,眼见着自己在口齿上要落下风了,忙撵她走,“出去出去,我要睡了。”

  这其实是宋太太不肯轻易认输时,常用的招数。宋玉芳心里明白,嘴上也不戳穿,把屋里该收拾的收拾走了,悄悄走到宋津方的小屋外,张望了一阵子,见他好好地念着书,这才回房休息去了。

  王婶端了洗脸的热水进来,不免要替她的东家说两句话:“小姐,您也是的,何苦一直说下去呢。身上有病的人,您就不能让她心里舒坦些嘛。您出门见客,难道也是专挑人家不爱听的话去说吗?”

  宋玉芳从善如流地点着头,却在她走后,不禁对着窗外的皓月,沉吟起来:“是啊,强迫别人是不好的习惯。可二万万女同胞一起迈向光明,难道不对吗?什么都紧着‘舒坦’二字,所以才有新裹脚布换旧裹脚布的荒唐事儿。她们是高兴了,可她们这么高兴,还不是因为她们从不知道放了脚还能更高兴呢。新社会新面貌,靠迁就能行得通吗?”

  这又是个无法解答的问题。

  宋玉芳选择点亮桌灯,读几页书再安睡。有时,她总会从与父母的谈话中,获得无可消解的挫败感。她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,与书中描绘的新世界,实在相去甚远。像宋玉芳这样的女学生,还能知道寻求改变,懂得发出呐喊。然而,有许多人还不知自己正在遭受压迫,亦在用旁人压迫他的那一套,继续去残害更多的人。

  要改变的不知一点点,从法律到教育,行行都差着文明国家好一段距离。可有能力供养孩子读书的,尤其是读进步书的家庭,就全国人口的比例而言,实在少得可怜。这些学生毕了业,就得择业,不可能痛心什么就投身于此。这是宋玉芳个人的遗憾,也是这个国家的窘境。

  这样看一点、想一点,书拿起又放下,夜很深以后才上床去睡。

  翌日清早,大街上充斥着报童叫卖号外的声音。

  中德断交的新闻,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,街上路人无不议论。

  今天的报纸,简直需要哄抢。

  宋玉芳隔着人群,边高喊着要了一份报纸,边从缝隙里将手里的钱送进去。最后抢出来的报纸,早被揉得皱皱的。

  这样的大事,不同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